
-
14 2022.01
天文学家首次目睹恒星爆炸的“狂暴模样”
?美国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首次目睹了一颗红巨星“濒死”前以超新星爆发形式发生的爆炸,比研究人员此前估计的更狂暴激烈。 <更多>
-
13 2022.01
首块全3D打印柔性OLED显示屏问世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使用定制的打印机,打印出了首块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这种由3D打印制成的显示屏,无须以往昂贵的微加工设备。 <更多>
-
13 2022.01
再生塑料:汽车的可持续未来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叫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现在丢弃的塑料水瓶可能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但换一种角度,如果能将它们再利用,这些水瓶可能很快就会变废为宝,成为我们下一辆汽车的一部分。 <更多>
-
12 2022.01
北京冬奥村:让科技蕴含温度
走进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只见以奥运五环旗帜为首,由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组成的队列,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迎风招展。 <更多>
-
12 2022.01
一次性完成九道工序 无人耕种技术可节约6成成本
位于太湖西山岛上的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缥缈村,是扬州大学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苏州太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产学研推先进农业装备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更多>
-
11 2022.01
科技赋能,将“治水”变成“智水”
5年来,河湖长制从建机立制、责任到人、搭建四梁八柱的1.0版本,到重拳治乱、清存量遏增量、改善河湖面貌的2.0版本,目前已进入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 <更多>
-
11 2022.01
废旧矿山“披绿生金”展新颜
生态保护需要久久为功,应当进一步思考如何让现有的生态发挥效益价值,补足生态修复的财政压力、创造更多的收益。 <更多>
-
10 2022.01
自动驾驶已“接单” 下一站开往大规模商业化
作为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经开区率先在6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了全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试点服务。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自动驾驶开始融入大众生活。 <更多>
-
10 2022.01
嫦娥五号探测数据显示:采样区一吨月壤约含一百二十克水
基于嫦娥五号携带的“月球矿物光谱仪”探测的数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他们发现,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120ppm(百万分之一)以下,而从别的地... <更多>
-
07 2022.01
冬奥临时设施安全 这些“黑科技”保驾护航
北京冬奥会中,观众看台、转播塔、桥架、LED大屏、厕所、临时用房等赛事保障基础设施大多是临时设施,而且处于严寒、山地、强风条件下,设施安全如何保障?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重庆大学结构实验室,揭秘重庆大... <更多>
-
07 2022.01
RCEP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体按下启动键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带来新机遇。1月5日,“RCEP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体”在山东青岛市北区馆陶路1号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启动。 <更多>
-
06 2022.01
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破千秒
日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里,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中文名东方超环,简称EAST)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 <更多>
-
06 2022.01
数字赋能,苏州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苏州5日举行“新年第一会”,宣布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历史性跨越4万亿元大关。 <更多>
-
05 2022.01
点沙成土!力学家勇闯“无人之地”跨界治沙创奇迹
2021年底,58岁的力学家易志坚获得了一个新的荣誉——“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向看淡荣誉的他十分看重这个奖项,他说,这是对他和科研团队勇闯“无人之地”13年难得的一次公开肯定,是对这一路走来所... <更多>
-
05 2022.01
短视频迎来审核新规(网上中国)
检察院录制短视频,以真实案例进行普法宣传;医生通过科普短视频,用几分钟时间纠正“养生谣言”……短视频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对其有效监管、避免“野蛮生长”成为一道必答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