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2021.12
创新再创新 做“顶天立地”的科学家
当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院士站着讲了20多分钟后,工作人员终于坐不住了。虽然老先生思维敏捷声如洪钟,但再有不到一个月,他就90岁了。 <更多>
-
01 2021.12
月球表面发现“天外来客”
月球表面有“天外来客”吗?“天外来客”能为月球提供水?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月球表面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 <更多>
-
30 2021.11
5G这张网改变了什么?
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相继宣布,开启5G消息试商用。部分省市试行以5G消息向公众推送寒潮预警信息、提供消防应急报警服务等。 <更多>
-
30 2021.11
美容界“抗衰之王”富勒烯让钻石不再易碎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制造不易碎钻石的方法,造出了新形态的钻石——次晶金刚石。 <更多>
-
29 2021.11
破解芯片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
11月,新一年毕业季刚刚开启。一所地处三线城市的大学里,有两名硕士毕业生早早迎来了让人艳羡的工作机会——年薪35万元,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更多>
-
29 2021.11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
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预计未来3个月左右将完成7次发射履约。 <更多>
-
26 2021.11
我国科普人员超181万 科普经费达138亿元
科技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科普人员规模为181.3万人,人员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各级政府部门拨款科普经费达138.39亿元,比上年提高0.97个百分点。广大科普工作者采取... <更多>
-
26 2021.11
护航冬奥会 气象科技实现两个“首次创新”
从11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便达到暴雪量级,到一波接着一波寒潮“侵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赛前的最后一次全方位测试活动并未受到特别影响,2地3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10项国际赛事、3... <更多>
-
25 2021.11
“脆弱”的量子比特,如何成为量子计算“主心骨”
近来,有关量子计算的新闻不断刷屏。量子计算机的突破,为我们描绘着更快、更强的未来计算场景。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量子计算机依然是“不明觉厉”的存在。 <更多>
-
25 2021.11
近地小天体位置测量精度提升有新方法
?记者24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针对地基光学望远镜开展近地小天体的天体测量观测所面临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有效提高了近地小天体的测量观测精度。国际核心期刊《天文学杂志》在线... <更多>
-
24 2021.11
27.36亿人次参与 我国线下线上科普活动增长138%
记者23日获悉,科技部日前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度,我国共有27.36亿人次参与全国线下与线上各类科普活动,比2019年增长138.21%。其中,组织科普(技)讲座84.6... <更多>
-
24 2021.11
美宇航员重返月球时间将推迟
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说,在美国新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下,该机构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的时间不早于2025年。这比美国上届政府宣布的时间推迟一年。 <更多>
-
23 2021.11
新中国第一颗硅单晶诞生记
近日,91岁的南开大学教授丁守谦“现身”2021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峰会,通过视频为一位“30岁的好友”——半导体材料分会庆生。 <更多>
-
23 2021.11
矿井下的万里“长征”
黑暗密闭、含氧量低、体力消耗大……这是在矿井下作业的特征,面对诸多风险,每一次矿井下的安全监察就像是一场“长征”。 <更多>
-
22 2021.11
看5G如何塑造“未来工厂”
轻点鼠标,车间里的重型设备自动开启;打开手机App,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实时呈现的大屏幕上,工厂每个角落尽收眼底……当传统工厂遇到5G,这些曾经在科幻片中出现的“未来工厂”场景变成现实,5G...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