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概况(一)
由于具备不同的资源和制度禀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对于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中国企业与其贸易往来频繁,在民间也不乏学术交流、旅行、商务交流等人员互动,因此中国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等中西亚国家,中国人却知之甚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必须以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前提下,因此,全面了解“一带一路”国家总体经济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熟悉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全面合作。
为了向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发展提供经济领域的理论依据,西部开发研究院特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概况研究课题,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经济事实。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概况
1、斐济共和国
斐济是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渔业、森林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铝土等矿藏。制糖业、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斐济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强调发展私营企业,建立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资和出口,逐步把斐济经济发展成“高增长、低税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经济。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制糖业面临困境。旅游业近年来稳步发展,2017年赴斐济游客人数达84.3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斐济政府正大力推进公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斐济已连续8年保持经济增长。
斐济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7年):约5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7年):576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7年):4.2%
货币名称:斐济元(Fiji Dollar)。
汇率:1美元≈2.09斐元(2018年9月)。
2、马耳他共和国
马耳他自然资源贫乏,技术人员短缺,工业基础薄弱,粮食基本依赖进口,对外贸易长期逆差。旅游业、造船和修船业是其传统产业,其中旅游业是马外汇的重要来源。2004年加入欧盟以来,政府不断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宏观经济不断改善。此外,欧盟大笔援款也给马经济注入活力,经济实现连续增长,于2008年初顺利加入欧元区。得益于严格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保守谨慎的信贷投资传统,加之少有国外公司在马上市,马金融体系及股市未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但受海外市场不景气、进出口和内需下降影响,马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于2008年底陷入衰退,当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6%。2009年持续下滑,GDP萎缩2.1%。为缓解危机影响,2010年政府投入约9000万欧元用以制定经济刺激计划,并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旅游业贷款利息补贴、为企业量身定制资金帮扶等一系列措施,以稳定市场、保障就业、吸引投资和刺激经济。马经济开始复苏,旅游业和新兴金融服务业恢复增长。2017年马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6亿欧元,同比增长6.6%。2018年第二季度,马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
3、萨尔瓦多共和国
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影响,萨经济增长缓慢。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80.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0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4%
通膨率:1%
4、多米尼加共和国
旅游业、出口加工业和侨汇是多经济的主要支柱。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748.7亿美元。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6%。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1美元≈49.92比索(2018年10月)。
通货膨胀率:4.2%。
失业率:5.5%。
5、智利共和国
智力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1974年皮诺切特军政府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开放市场,拓展全方位自由贸易。此后,文人政府基本延续这一政策。智利经济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其综合竞争力、经济自由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国际信用等级均为拉美之首,被视为拉美经济发展样板。但智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存度高、能源短缺等问题较突出。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512.47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70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
外贸总额:1258.61亿美元
通货膨胀率:2.3%
失业率:6.4%
外汇储备:389.83亿美元
外债余额:1815.13亿美元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1美元=603比索(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