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中拉关系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8.12.06 来源: 分享至:
摘要 12月2日至3日,习近平主席先后对阿根廷、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二次访问阿根廷,中国同巴拿马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巴拿马,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拉美地区高度重视,并将为“一带一路”中拉关系大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12月2日至3日,习近平主席先后对阿根廷、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二次访问阿根廷,中国同巴拿马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巴拿马,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拉美地区高度重视,并将为“一带一路”中拉关系大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中拉关系


中拉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之间的国家关系,简称“中国-拉共体”关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是由除了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以外的33个国家组成,分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西、海地、苏里南。


近年来中拉关系的新发展


2013年6月, 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三国, 有力推动了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2014年7月, 习近平主席再访拉美, 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了第一次集体会晤, 双方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正式建立中拉论坛。同年1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访问秘鲁、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拉美三国。2015年5月, 李克强总理访问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等拉美四国。与此同时, 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智利、秘鲁、阿根廷等多个拉美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2016年11月, 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的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 并参加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中拉高层交往热度不减。5月,阿根廷总统马克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访华。9月,巴西总统特梅尔来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并访华,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来华出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分别同智利、秘鲁总统举行会晤,就中拉关系、重要国际议题和区域合作等加强沟通协调。


今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专门向会议致贺信,倡议中拉描绘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得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响应,会议发表《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延伸至拉美。本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对阿根廷、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习主席访问拉美大国阿根廷,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开创了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


中拉合作成果辉煌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 中拉贸易额仅为12.6亿美元。2000年, 中拉双边贸易已突破100亿美元, 达到126亿美元。21世纪以来, 中拉贸易再次提速, 以年均24.3%的高速度持续增长, 2014年, 中拉贸易额已经达到2636亿美元, 是2000年中拉贸易的21倍。中国取代欧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智利以及秘鲁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14年7月, 中国在拉美累计投资将近650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拉美的最大投资国。2015年中国在拉美的投资达到290亿美元, 超过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在拉美投资的总和。2016年, 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8亿美元, 同比增长39%。中国还计划到2025年在拉美地区投资2500亿美元。


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与马克里总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3)》以及经贸、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多项合作协议,既从战略高度对中阿关系长远发展做出顶层设计,扩大了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又明确了中阿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具体方式和路线图。另一方面,双方一致同意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落地生根,有力推动了阿方深度参与中拉整体合作。


12月3日,习近平主席对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中巴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进一步规划未来各领域合作。双方签署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展会、海事运输、融资、质检、文教等多领域合作文件。这意味着在中巴两国高层的引领下,两国关系将步上“快车道”,开创“高开高走”的大好前程。


中拉人文交流持续走热


中拉之间很早就开始了人文交流。新世纪以来, 中拉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合作内涵更加丰富。2006年至今, 中国在拉美地区16个国家建立起39所孔子学院和两家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也于2014年成立。拉美地区也是全球范围内孔子学院发展进步最快的地区。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的开办为推动中国文化在拉美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截至2015年年初, 中国已同拉美地区21个建交国中的19个国家签有文化协定, 在此框架内与11个国家签署了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 并据此在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文物保护、新闻出版、体育和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双边文化交流。201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 (2015—2019) 》, 对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做出具体规划。2016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的“中拉文化交流年”在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同时进行, 涉及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等近30个拉美国家, 其中包括部分未建交国, 双方在艺术、文学、文物、电影、图书、传媒、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


2017年,“中国文化年”活动在墨西哥成功举行,海南航空开通了广州至墨西哥城的直航,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拿马、巴巴多斯、圣基茨和尼维斯相继出台对华签证便利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拉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双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如华为手机、格力空调、中国产汽车、中国服装鞋帽等,受到拉美民众的欢迎;拉美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如阿根廷牛肉、巴西咖啡、智利大樱桃、厄瓜多尔白虾和香蕉、墨西哥牛油果等,越来越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中方正在落实5年内向拉共体成员提供6000个奖学金名额和6000个来华培训名额事宜, 以及邀请1000名拉美政党领导人访华计划、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中拉科技伙伴计划、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等一系列合作倡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民调显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民众对华好感度2003年以来首次超过对美国好感度。


拉美看好“一带一路”


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将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新动力。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在增强,加入“一带一路”的兴趣与日俱增,“拉美不能缺席”正在成为所有拉美国家发展对华关系的共识。从2017年5月阿根廷、智利两国总统及拉美20多个国家部长级官员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2018年1月在智利召开的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再到现在有14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表明拉美国家想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19年4月,中国将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势必吸引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全球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并将继续为中拉合作提供新契机,为中拉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